什么是留学规划

声明:本篇为原创,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和在母国接受教育相比较,留学往往又涉及到外语学习、思维方式改变、文化碰撞等方面,这些方面既外在的体现在日常生活每个细节譬如衣食住行、沟通交流等各个方面的大不同,又内在的每天潜移默化的塑造和改变一个人。这其中任何一个细节没有做好,可能不但没有获得留学的益处、可能还丢掉了母国教育原有的好处和特点,所以说留学是一个需要规划的系统工程。当然,在这个规划之前,已经解决了要不要去留学,何时去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笔者有另外的文章阐述。

而在当下的传统的留学中介机构也好、家长也好,很难有系统规划的能力,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家长在考虑留学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来自身边朋友的信息、熟人推荐的中介等等。殊不知,千人千面,每一个家庭和孩子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家庭和孩子的留学道路都需要进行规划。

由于越早期教育对人的影响和塑造越大,所以越是低龄留学越需要特别的规划。

规划,在现代汉语里面是这样解释的,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一般我们经常提到十年规划这样的词语。

所以说到规划,首先是要有目标,是为了一个什么结果来做规划。第二就是为了这个结果需要投入什么,也就是说我有个计划,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要投入什么资源,最后能产生什么结果。最后,规划也是一种选择,譬如从北京到上海,可以选择高铁、飞机、自驾、骑行、走路。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投入,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大家自然都想选择最优的结果。

留学也不例外。所以,结合我20年的留学行业咨询生涯的经验,我给留学规划下的定义就是以获得目标海外学历及学生价值观、情商等综合能力养成为结果的,根据学生和家庭的自身经济实力、学业水平、性格能力等条件来选择的最优的方案。

留学自然是需要投入,是有成本的,表面看主要包含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目前美澳英加等主要留学目的国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上都在每年20-30万人民币之间。如果是高中毕业留学,那么读完大学本科,基本花费很容易突破100万人民币,而如果高中阶段留学的话,经济成本几乎无法详细计算,曾经有同行计算过,如果在从美国的私立中学开始,一直到名校硕士毕业,经济成本在人民币800万元左右。

除了经济成本以外还有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有孩子远离父母的亲情成本等等,各家都有各家的一本经。但是我感觉在这些成本之外,有一个成本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综合性格行成的成本。

现在去留学的学生,主要年龄段应该在15-22岁之间,而且基本上都是一直为学生的身份,缺乏社会经验,很多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未完全定型,特别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家长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学业的重视超过了对于学生价值观的重视。而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旦定型以后,后面是很难再修改的,时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这个阶段,很多事项要改也改不过来了。

既然有成本,那么就要考虑回报,从最直接的回报来看,就是海外学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极端看中排名的缘故,因为很多家长看来,留学的回报主要就是在学历这个结果上。

古人云“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这个中间有个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的问题,就留学来说,学历只是最后的那个果。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习和体验的东西有很多,而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的学历,就像说考试是为了检验学习这个过程,而不是说为了考试结果而考试,考试完毕以后就一问三不知了,这也是我们国内教育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把因果关系完全搞乱了,很多的学生一离开学校就把学校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那是因为当时只是应付考试,而不是在真正的学习。

正因为很多留学生在外将因果颠倒了,所以就出现了剽窃、作弊、贿赂、买成绩等等现象;也发生了很多学习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状况,留学最后变成了闹剧、甚至悲剧,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那么除了学历这个结果以外,留学还应该有什么收获的?

单纯从小的方面来说,除了必须的外语能力以外,西方极其看中的思辨(critical thinking)能力,在presentation中形成的表达能力乃至双语表达能力,在group meeting中形成的团队合作以及观点说服能力,在assignment中行程的逻辑性及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要形成持续自我学习的能力。

扩展一些来说,你的同学、老师,平时接触的本地的、世界各地的人可以成为你未来事业的人脉。

再从更高的角度来说,了解西方社会的运行规则、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反过来加深了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理解,能够理解和包涵不同种族、文化;真正做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地球人。

从综合性格方面来说,要形成一个自信的人格,同时又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既能够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又能够积极的为团队做出贡献。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图,这个是新加坡政府教育部明确提出来的21世纪人才框架,在全球范围内,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只有新加坡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且也在各级学校里以此为指导纲领不断的进行教育变革。

要有这些收获,就需要规划。

第一个就是家庭经济条件,诚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的家庭认为从经济上经过简单的计算,认为足以支付留学期间的费用。殊不知“花钱如流水”,加上各种实现未曾预想到的支出,基本上留学成本以学费和生活费之和的1.5倍为常规状态。

第二个就是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相关的评估。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知己知彼”,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己,懵懵懂懂的海外时光一晃而过,回来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本没有发挥,白白的浪费了这段美好的青春光阴。

第三就是留学环境的选择。其实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小环境的选择,一个人的生活伴侣、工作选择等等其实就是一个小环境的选择。国内的家长在给孩子品名选择名校的原因应该也是如此。

留学是需要面对一个和我们中国社会几乎完全不同的社会,全世界以华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中港澳台、仅有新加坡。简体字、普通话能够顺畅交流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仅有新加坡。所以面对美英澳加这些西方国家的时候,面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办学理念的学校时如何选择?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是很多的家长还没有了解到这么深的层次。

其实就一个简单的住宿问题,这个里面就有很多的学问。很多低龄留学的学生到了海外以后会选择Homestay,也就是海外寄宿家庭,但是我一直强烈反对中学生留学选择Homestay,以至于我放弃了很多公立学校低龄留学的项目,低龄留学我只推荐Boarding School或者完善的,统一管理的宿舍。

这个里面的道理说来很简单,就是寄宿家庭完全没有管理孩子学习的氛围,别人确实也没那个责任,能照顾好孩子的吃喝住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至于学习和思想,那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国外兴趣导向、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很容易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习一旦松下来是很容易的。这个我还会单独一篇文章来阐述这个问题。

所以留学一定需要规划,只有明白了这个基本理念之后,才会围绕着相关的议题进行研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留学方案。